接上文《中国社会九阶层分析(上)》
首先,有两个基本判断:
坏消息是,中国过去几十年那种大规模系统性跃迁的机会将不再有了,跃迁与逆袭将越来越难。
好消息是,中国现在仍是全球机会最多,升级最容易的地方。
就人性本身而言,阶层维持和阶层沉降总是更容易的,因为要面临突破万有引力。
而阶层的跃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很难的,时间以十年计。
谈论现在中国阶级固化根本是个伪命题。
阶层流动性,如果全球对比:中国>美国>欧洲=日韩
纵观人类历史,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都是一种奇迹,而不是常态。
什么叫常态?
随便出国走几个所谓的发达国家,看看有哪个如今日中国这般给人感觉蒸蒸日上?
底层的难处在于,其工作的事业以体力,出卖时间或者普通技能为主,因而有着很明显的天花板瓶颈,很容易被替代,而且缺乏成长性。
同时容易陷入稀缺的状态,因为穷缺钱,所以努力忙着花时间挣钱,所以更加没时间,带宽被占据疲于奔命,如此恶性循环。
对于目前仍处底层的群众,这类人能够跟随社会的平均回报率就很好了。因为本质上他们是社会发展的跟随者,后知后觉,被社会推动的一群人。
目前能看到的巨大机会在于,部分第①②层的人未来跟随下一轮几大都市圈的发展有跃迁至第③层的可能。
目前的中层是有着最大野心同时也是最焦虑的那群人。
他们普遍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感觉朦朦胧胧的可以看到更高层次的希望,不愿放弃努力,而且他们是最在乎别人对自己评价的一群人,攀比心很重。
但很可惜的是,群体性的大规模跃迁目前看不到,而且会逐步分化。
基本遵循八二法则,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个体才会继续脱颖而出,而且一定要往战略新兴产业靠拢发展。AI时代对于他们有沉降的风险,同时更是巨大的机会。
不过好在他们只要下一代教育不是特别失败,或者瞎折腾投资负债累累,大部分跟随国运的发展,基本维持目前的阶层没问题。
对于目前的顶层,这一代已经基本站在巅峰了,下一代不如自己是大概率。
这是统计学上的均值回归。
即便是当前手握顶级政治资源的那批人,过不了二三代人的血缘传承,这些也都会稀释。所以他们有的人不一定再有多大的雄心继续上升,因为风险收益比不划算,反而如何规划未来下一代继续保有自己现在的位置更为重要。
所以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顶层的优势在于不管怎么沉降,他们后代都拥有普通人一生难以企及的起跑线。
最后,是几个相关要素的分析与预测:
一、天时——世界新格局正在重塑
时势造英雄,顶层格局只有极大的时势才可以重塑。
比如战争,改革开放,重大的产业浪潮(如地产互联网)等。
所以越靠近顶层,才能越发理解时机,时运,机会这些词语的深刻重量。
所以司马迁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自二战以后,每30年左右,世界格局与地缘政治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当今世界正从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美国一超多强的稳定格局,进入中美两巨头博弈的混乱格局,并最终将走向20-30年后中国一家独大的稳定格局。
从混乱到稳定是边际投资效益递减。
混乱的风险很大,但机会更大。
往往最好的机会都是出现在你看不懂吓得慌的时候。
当今世界的风口越来越向中国集中。
现在这些欧美的世家大族,将来不投资中国,不与中国产生联系的,都面临降级的风险。
而身处国运上升期的中国,你即便什么也不做,也在享受社会发展的平均回报率,尤以几大核心都市圈为最。
甚至远远不仅国内的人,未来中国的发展会带动全球所有黄皮肤黑头发的所谓亚裔人群的地位提升,毕竟西方人根本分不清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韩国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从去年(2019年)开始跟一些人讲,中华民族复兴是不可阻挡的,未来中国的影响力会遍布全球每一个地方。所以中资企业出海是大趋势,这就给当地的海外华人赋予了不可替代的身份优势。
现在就布局做中国供应链和本地local市场整合工作的人,将来会如鱼得水。
同时全球各地会出现反向代购,因为各种优质新潮的前沿产品你只有在中国才能买到。
再比如,中国的崛起会创造出很多全新的机会,全新的行业。
比如教人学中文。
有人说现在也有很多人教中文的啊,抱歉,那远远不叫一个行业。
新东方是怎么起家的?要有足够大的受众,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需求才能叫一个行业。
凭什么只能高中学历的老外来中国教英语捞钱?
不好意思,因为那时候人家的强势地位。
不过,现在世界不一样了,朋友们。
想象一下,以后你随便去哪个国家,RMB换汇以后随便买随便花,花完了教几天中文课,又可以再继续随便买随便花。人人还捧着你,就跟当年新东方的外教似的。
各位什么感觉?
这些趋势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会越发明显,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牛了。
所以你有了强大背书。
什么“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愚蠢之见。
二、地利——核心都市圈与新兴产业
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让几个核心城市脱颖而出成为一线顶流,而几十年前的顶流如沈阳,天津则淡出了一线。
中国现有的中上阶层几乎都是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的一线城市新老移民。
很多人这辈子其实就做对了一件影响家族命运的大事,就是很早就搬家到了北京,上海,深圳。
三大核心都市圈及其周围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中国经济的领头羊,晴雨表。
这些地方汇聚了海量的资源和人才,也是最多上市公司和新兴产业交汇的地区。
凡是大批产业和人才流入的地方,机会都不可能少,资产价格如房价也会更坚挺。
类似东京都市圈占了日本近70%的人口,韩国首尔都市圈,美国西岸的湾区都市圈与东岸的大纽约都市圈等。
反面则是所谓收缩型城市,即人口与产业缓慢流失,房价横盘趋跌,城市规模缩容等。
毫无疑问,核心都市圈相对其他中小城市,阶层跃迁会更容易。
一是机会和信息更多,二是发展的天花板更高,三是高层次牛人更多,协同效应。
所以,如果你想阶层跃迁,第一步就是先去奔赴这几个一线城市。
当然,这些地方竞争压力也大,不容易让年轻人留下来。但还是非常值得你去。
哪怕真的最后留不下,待了三五年后,回到老家三四线的地方,你积累的资源和见识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够远超同龄人。因为你已经和这些核心都市圈产生了某种链接。
其次,新兴产业是最适合逆袭的。
传统产业的坑位早就被站好,上升空间小,讲究论资排辈,也很难与先发优势竞争。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比如新能源的弯道超车。
新兴产业的判断很简单,就看哪些行业近年来上市公司的数量在暴增。
三、人和——圈子与贵人
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惯性重复,我们都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所以思维观念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牢笼。
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想告诉我们的故事。
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
伟人不是生而伟大,他们让自己越活越伟大。
掌控自己的思维行为,才能掌控自己命运。
所以每一位大成就者几乎都是心理学的大师。
大体上,
阶层越低,思维越封闭,非黑即白,固执认死理,不爱认错,容易自我设限等等。
阶层越高,思维越开放,纠错快,喜欢合作,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接受非黑非白的灰度。
一个人品性、习惯甚至价值观的形成都深受家族的影响,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特立独行,也始终无法逃脱家族传承对你的潜在影响。
不是寒门再难出贵子,而是寒门自古多败儿才符合古今中外的大样本统计,我们看到的寒门贵子都是小概率的幸存者偏差。
这也是门当户对的微妙之处。婚嫁自古都是跨越阶层的一大法门。
同一个阶层往往有相似的价值观,而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则差别极大。
沟通时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不耐烦,甚至畏惧很可能说明你与对方不在同一阶层。
想知道自己的阶层,只需要看看跟你最近的5个朋友,你的身家基本和他们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不管任何国家,社会都是由无数纵横交错的圈子组成,如果你身边还没有高价值的优质圈子,那么你还没有上桌的资格。
所以跃迁首先是认知上的提高,观念眼界更上一层楼,先去学习模仿至少高一层级领导的思考和处事方式。
看看现在上层的那些人,每个人都很重视贵人的作用,几乎都不只有一个贵人。无一例外。
而驭下之道最贵推诚,己欲立而立人,利他是最高级的利己。
四、什么是好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意义各有不同。
当前的学校应试教育是底层所能接触到的最好投资。
因为这是底层跃迁中层最好的途径,没有之一。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论。
因为显见,从底层到中层基本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其价值与不可替代性也基本成正比。
通过大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这种极其明显的超额收益。
只需要记住几个数字:
当前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占比近六成;
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近八成;
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5%。
学校教育对于中层也很重要,但不再像底层一样有超额收益。
为什么?还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
目前95后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50%了,接近人均大学生,学历贬值严重,竞争越发残酷。
而基本上中层的孩子读的学校都算不错,几乎都是当地最好的那些教育资源。
但这些当地最好的教育资源因为目前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分化,因而差别极大。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拿一线城市中下的学生和三线的尖子生比较,都像是降维打击。
所以要尽最大可能让孩子享受高一级的教育资源,能享受一线教育资源就不要去二线,能去强二线读书就不要让孩子呆在三四线拼补习班。
而不是拼命让孩子参与同一级别的课外补习竞争,整的全家精疲力尽,收效还不大。
但是,如果中层想跃迁顶层,现有的任何教育背景如顶尖牛校,补课,各类奖项,艺术特长等,几乎都不会有任何本质性帮助。
比如顺义妈妈们,不管你怎么做,一顿操作猛如虎,下一代大概率还是维持现有的阶层。
因为中层以上,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内部教育:
一是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阶层。
相对鸡娃,鸡家长自己更加重要。别搞错方向。
比如父母在三四线城市再怎么努力鸡娃,也比不上父母努力在一线立足后对孩子眼界格局的提升。
而父母努力的榜样作用比如升职等工作成就,也会给孩子的立身处世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行不言之教。
学校和社会是两套系统,所以很多中产及以下的孩子,典型的如小镇做题家,往往会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陷入人生的迷茫,要等到35岁遍历人生疾苦之后才会慢慢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则。
而优秀的父母则很早就引导孩子有了这方面认识,并有能力在其人生关键选择上点拨与家庭资源助推,转瞬间就可以领先N个身位。
二是学校教育忽略的人格教育。
比如眼界格局,责任感,积极进取的价值观,良好的品行习惯,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犯错误中成长的韧性等。
这些看不见的素质每一个都要大于看得见的分数。
像做家务,体育运动,课外阅读,纪录片,演讲,财务管理,社交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要靠家长自己规划安排。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相对应的特别适合重点培养的能力,错过这个年龄段再培养就很难,但这里限于篇幅不赘述。
曾国藩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对于孩子的人格教育一定也要注意这三方面。
比如终身学习这件事。
因为一旦走出校门就没人再会强迫你学习,停止学习是默认选项。而你如果能培养出孩子终身学习的这个习惯,那简直是他的核武器。
古今中外,最值钱的两种能力永远是内容能力和领导能力。
技能内容比如思想家,科学家,文豪,艺术家,网红等,一定是非你莫属,非你不可的顶级技能。
领导力则是最古老的杠杆,也永远不会过时。
顶层最需要的就是这两项能力,也是属于最稀缺,最难培养的。
要么天生,要么来自从小家庭有规划的培养,熏陶和灌注,而且需要借助的人脉资源巨大,财务花费巨大,还需要一定的机缘。
中层以下几乎没有这种机会。要不有人说三代才能出贵族。
大体上,我国教育设计是为了培养中产,比较有保底,不利于中产晋级精英。
美国教育设计是为了培养精英,不利于底层晋级中产,厉害的很厉害,烂的很烂。